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民网-大宗商品:阵痛之后是新生 ——专访启明股份总经理周伟

人民网-大宗商品:阵痛之后是新生 ——专访启明股份总经理周伟

2020-02-28 15:50:30

12月4日,在上海虹桥西郊的酒店大厅里,一场风险管理大会刚刚结束,记者见到了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启明股份”)总经理周伟。

  初见周伟本人,很难把他和企业的“掌门人”联系到一起,亦儒亦商的性格让他更像是一名大学教授,文质彬彬,内敛含蓄。

  当日的分论坛结束得晚了些,我们的采访也相应往后延迟。随着交谈的深入,原定采访时间不断被拉长,几乎侵占了他的晚餐时间,但他始终不愠不恼,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慢慢道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要将采访对象分类,他绝对算不上一个健谈的受访者,但却足够真诚。某种程度上,周伟更像一名“非典型”的企业家。在采访沟通中,我以为他会热衷于向我描绘启明股份的发展蓝图,没想到关于大宗商品行业前景的思考更能激发他的兴趣。

行业窘境

  “快到年底了,如何看待今年大宗商品行业的发展?”面对记者的提问,周伟直言并不乐观。

  他打趣地说:“像我们原本不少项目洽谈得非常顺利,合同都快签了,结果对方却表示今年的预算没那么高了,不能一次做这么大的项目,需要分期实现。从侧面看,大宗商品企业确实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是具有普遍性的,农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均受到波及。”

  “而其中的代表则属面临一系列风险管理难题的‘国家队’。”周伟补充道。

  “原本很多国企是不允许参与期货的,或者只允许小规模参与,但由于自身贸易体量大,并且具备利润薄、风险高的特点,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风险。”据周伟介绍,年景好的时候会赚很多钱,但年景不好的时候,亏损也较大,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长期牛市的结束、去产能政策出台和宏观经济的变化倒逼企业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并开始主动寻求管理自身风险的方式。

  周伟指出,目前来看,国企参与期货较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乏管理工具,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管理没有办法做到监控损失、防范投机操作。

  “想做又不敢做!”周伟对记者感慨道,不做的话可能面临大量的现货风险敞口和巨额的潜在损失;做的话又担心控制不好会给母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少企业普遍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局面。

  周伟直言,现货期货没有管理工具支持是国企面临的痛点之一,即无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一些企业在年底做套期会计的时候,通常财务部分出2-3个人,花费1-2月时间集中到一起做“连连看”,将期货和现货进行匹配,来分清哪些计入套期损益、哪些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中。“而这种方式严格讲是不合规的,正确的方式是在实际工作中就将期货和现货匹配一起,而不是在最后会计处理上配对。”

  “头脑”与“四肢”分离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国企体质成为问题根源,如何获取“两全之法”,既保持了制度规则,又能灵活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成了不少企业的探索方向。

  作为一家年产电解铝160万吨的大型氧化铝生产商,锦江集团2016年也面领着风险管理的难题,其自身工厂和贸易公司均负责采购销售。整体来讲,哪部分赚了钱哪部分亏钱很难评价。恰好彼时的锦江集团在收购考察之行中,发现欧洲的管理理念非常先进,有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调整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

  周伟介绍道,“在与锦江集团合作后,启明股份提供了咨询服务,并建立了加工中心和贸易中心,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与职责分工,实现了“头脑”与“四肢”分离开的运营模式,最终以软件作为工具固化,实现了以现货贸易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企业经营平台为核心综合性信息化系统管理。”

  这里所谓“头脑”与“四肢”分离开的运营模式指的是让锦江集团将自身的贸易公司与工厂剥离。工厂只赚取加工利润,价格风险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较大的品种由贸易中心承担。贸易中心进一步将风险分开,现货采购销售团队和策略经营团队分开,进一步实现了企业精细化管理。

  “我们考察了国外很多优秀的风险管理公司,将他们成功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改造路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调整,最终确立了一套六位一体的咨询方案,即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流程为对象、以控制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制度为载体、以考核为保值。”周伟补充道。

  “ 我们固化下来的制度和理念实现出来就是合理分工,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周伟进一步指出,原本的风险规避难题是由于企业内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工厂和贸易公司方都在寻找自己的管理边界,而如果新的风险管理方式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明码标识,事情也就理顺了。

大浪淘沙

  面对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市场波动等多方位影响,部分企业迈开步伐尝试期货工具已不是新鲜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不断“武装”自己,并尝到了“甜头”。相反,有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洪流里还在“赤手空拳”迎接挑战。

  “从接触中我们发现,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领域的头部公司,无论民营还是国企,管理理念和经营团队在业界内比较领先,往往更能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周伟如是说,这个也与国外的发展经历类似。按照规律来看,一般都是头部公司最先“觉醒”风险意识,逐渐传导到中型企业,最后再覆盖“毛丝血管”般的小型公司。

  周伟指出,不过,从目前来看,认识到风险管理重要性的企业在整个大宗商品企业里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的。相当数量的公司还是缺乏风险管理的理念。“他实际上还是保持‘我的现货是现货,期货是期货。’的想法。缺乏完整的市场交易体系,没有明确的交易策略,缺乏执行过程的监控管理、更缺少事后的评估与绩效”。

  周伟总结道,归根结底,这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生产经营的角度出发,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认知误区,将期货工具视为“挣钱的手段”,忽视了其在风险管理、套期保值领域的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的道路上还要进一步发展。

  从行业发展来看,周伟认为,大宗商品行业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将来会呈现出两类态势。一类是做上游的贸易型企业,其本身具有良好的进货、销售渠道,加上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将会成为上下游企业“润滑剂”,为整个行业进行风险防范,但这种企业未来数量并不会太多;另一种是终端企业,它将会基于客户的需求提供服务,进而提高自己利润空间,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未来市场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分层。一级是生产加工企业,中间是大的贸易商,下游是服务小型客户的终端企业。

  某种程度上,当前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衍生工具多元、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时代,以启明股份为代表的服务商们也是大宗商品行业的缩影。透过周伟对行业未来的预见,可以看到,在经历了集体唱空、风口爆发、金融寒冬等一系列冲击后,风险管理这条赛道已然由“门可罗雀”变得“熙熙攘攘”,无论是手握优势的“国家队”,还是灵活自如的民营企业,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俨然成为一个加速市场优胜劣汰的“鞭子”。

  “随着时间推移,整个行业也越发成熟。我们相信市场会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一系列阵痛之后,逐渐会有很多的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周伟称,美国、欧洲等国大宗商品领域高度集中,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某种程度上,当前行业的困境似乎也是机遇。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在周伟看来,尽管目前大宗商品企业仍有阵痛,但就如破茧的蝴蝶,一旦突破就是焕然新生。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企业邮箱     hr@qmgf.net
  • 手机            189 1098 9092
  • 北京总部     010 5624 5986
  • 长沙分部     189 1098 9092
  • 嘉兴分部     189 1098 9092
  • 华融启明 “ 公众号 ”

版权所有 北京华融启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08-2016。

京ICP备17016914号-1